山阳医改,为何吸引国际关注?
- 2025-06-14 02:25
- 来源:华商网
- 发布者:苏婉蓉 阅读量:7094
村医马正宏为患者做心电图检查。
本报通讯员 张英文/图
小县城山阳,最近很火。
第12届医共体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大会将于6月14日在山阳县举办。届时,山阳县将在会上与河北故城、甘肃兰州等城市共同分享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经验。
4月29日,山阳县还接待了一批特殊访客。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和欧洲区域主任率团专程到访,调研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成果。
在漫川关镇卫生院,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域主任赛亚·皮乌卡拉仔细查看中医康复科智能诊疗设备与远程医疗系统后赞叹:“将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结合,构建起覆盖县镇村的高效医疗网络,即使复杂的偏远地区,也能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普惠。这一经验对基层医疗体系建设极具参考价值。”
发源于山阳的医疗改革经验,正从秦岭走向世界。山阳县的医改,有啥不一样?
1 30分钟急救圈,织密生命保障网
山阳县地处秦岭南麓,境内山大沟深,244个村分散于重重大山之间,医疗资源覆盖难度大。当地村民曾用“三怕”形容就医难:一怕急病等不到救护车,二怕慢病取药路费比药贵,三怕村医看病全凭“经验猜”。“三怕”道尽了当地36.5万常住人口求医问诊的艰辛。
如今,一场以“体系重构、机制破冰、数字赋能”为核心的医共体改革,让当地群众实现了“三享”——享快速救护、享便捷诊疗、享精准服务。
随车医生第一时间对何某进行心电图检查,让其口服“心梗一包药”,并将数据同步上传至县医院胸痛中心。县医院专家远程指导预处理,并指挥另一辆救护车提前在高速口接应。从发病到手术,全程仅40分钟。这场与死神赛跑的救援,正是山阳县30分钟急救圈高效运转的体现。
山阳县卫生健康局效能宣教办主任张炜翻开数据本,一组对比数据呈现眼前:“以往,县上的救护车到最远的村子要4小时,如今全县18个镇急救站、244个村急救点连成‘心电一张网’,急救响应时间压缩至30分钟内。”
2024年,山阳县远程心电系统预警了127例危急病例,抢救成功率从52%提升至81%。村医初筛、镇院预处理、县院精治的三级联动,让山沟沟里的急救响应速度有了质的提升。
2 优质资源下沉,筑牢基层网底
曾经,山阳县基层医疗资源匮乏,设备陈旧、人才短缺。2023年医改后,山阳县将1.5亿元医共体建设资金向基层倾斜:18家镇卫生院配齐DR、彩超等“十大件”,244个村卫生室装上心电图机、AED等“十小件”,构建起“县级强技术、镇级强服务、村级强网底”的三级联动体系。
硬件有了,软件如何配齐?
“基层群众看病难,难在路途远,更难在‘没人看’‘看不了’。”山阳县卫生健康局副局长赵强一语道破山区群众看病难的关键所在。
过去,山阳县基层医疗长期面临“双重枷锁”:人才短缺导致诊疗能力薄弱,遇上普通病症,镇卫生院医生也常建议患者转去上级医院;“吃大锅饭”的分配机制让医务人员工作热情不高,医疗资源大量闲置。
为打破僵局,山阳县打出人才引育“组合拳”。创新推行“县招镇用、镇招村用”模式,45名医学本科生扎根乡镇,县医院每周派出30余名专家下沉坐诊带教。两年时间内,镇卫生院一二级手术量激增110%,门诊量实现翻倍增长。
薪酬改革成为激活基层医疗的关键一招。打破“铁饭碗”后,医疗机构可将收支结余的70%用于奖励性绩效,人才流失率下降62%。
收入与绩效挂钩,改变了过去“坐等病人”的被动局面,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大幅提升。如今,镇卫生院实现门诊量翻两番,腹股沟疝修补术等50种手术能在镇一级医院完成。“以前,患者拍胸片都得跑到县城,把很多小病拖成大病。”户家塬镇卫生院副院长任培民说,“现在,大部分手术都是在基层做的。”
3 智慧医疗,让群众告别就医难
5月27日,在色河铺镇峒峪寺村卫生室,62岁的王大爷因胸闷就诊。刷了一下身份证,系统便自动调出王大爷近半年就诊与用药记录。村医马正宏完成心电图采集后,通过5G网络实时传输数据,10分钟内就收到县医院“心率偏快,建议下周做动态监测”的诊断报告。
这种便捷的“云端诊疗”,得益于山阳县搭建的500TB健康数据中心。过去,受制于技术与设备局限,村医靠手写病历、手机拍照传输检查结果,不仅效率低下,还时常出现数据误差;患者就诊时,不同医疗机构间病历不互通,重复检查屡见不鲜。更棘手的是,慢性病管理全凭人工随访,漏管、错管问题突出,医疗资源浪费与服务缺位并存。
2023年7月,山阳县启动县域“数字健康一张网”建设工程,依托华为云系统联通县、镇、村三级医疗机构,整合了36.5万常住人口健康档案,实现18家镇卫生院、244个村卫生室医疗资源全覆盖,织就了一张智慧医疗大网。
“2024年,这个工程避免8000余例重复检查,节约费用超百万元;公共卫生服务数据上报准确率从82%跃升至98%,244个村卫生室‘健康驿站’全年筛查出8000名慢病高危人群,让防病成了重点。”县人民医院医共体办公室主任刘桢介绍。
科技赋能的创新成果,让村医周何秀芝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。她的智能随访包成为“健康百宝箱”,轻轻一贴村民胳膊,血糖、血压等数据就能自动上传,AI系统还会实时“喊话”预警。“去年靠这个‘神器’,成功救下32位老人哩!”她自豪地展示设备。
如今,从大山深处的“自救”探索,到全国医改大会上分享“山阳实践”,再到吸引国际组织调研取经,这场始于山区县的改革,正在让大山里的群众告别就医之困。当智能设备在村医手中精准运转,当年轻医师在山间挑起大梁,秦岭深处的实践印证:只要心系民生,再深的山沟沟里也能铺就“病有良医”的康庄大道。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- 上一篇: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全国现存养老相关企业超37.2万家
- 下一篇:返回列表
-
“铁房子”瘦身“蓝箱子”,装修垃圾清运让 减肥 为推进装修垃圾不落地,程家桥街道作为上海市首批投放智能装修垃圾收集箱的试点点位,... 2022-12-29 17:41
-
湖南73名“小胖墩”参加夏令营瘦身 专家 减肥 胖墩夏令营开营。李奇摄人民网长沙7月15日电今天,湖南省儿童医院胖墩夏令营开营,... 2022-12-29 17:40
-
聚焦绿色低碳,高耗能的数据中心如何“瘦身 减肥 数字经济下的数据中心是什么样?走进位于浦东外高桥的万国数据全球运营指挥中心,和印... 2022-12-29 17:37
-
穿暴汗服瘦身效果事半功倍?减的是水,不是 减肥 天气太冷,想要健康又不挨冻,很多人会选择在室内健身。近日,不少博主不约而同推荐了... 2022-12-29 17:37
-
立冬是不是补冬2022 养生 冬季进补是很多人都在做的事情。毕竟随着天气变冷,冬季进补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,促... 2022-12-29 17:08
-
葡萄柚是大的好还是小的好 养生 要说现在最受欢迎的水果是什么,柚子肯定有名字。但由于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柚子大小不一... 2022-12-29 17:08
-
加湿器什么季节用比较好 养生 加湿器是生活中常见的家用电器。它的用法比较简单。直接加水就行了,然后插上电源打开... 2022-12-29 17:07
-
炒花甲焯水用冷水还是热水 养生 花甲是生活中常见的食物。味道鲜美,营养丰富,很多人在家炒。炒一个花钉有很多种方法... 2022-12-29 17:06
-
多措并举守护“舌尖上的安全 养生 守护“舌尖上的安全”,亟须各方共同努力,既需要生产经营主体的“自律”,也需要加强... 2022-12-29 16:54
-
合肥艺星8周年院庆即将华彩启幕, 向美而 美容 星燃霸都·溢彩庐州合肥艺星8周年院庆即将华彩启幕,向美而行! 四月春日... 2022-12-29 15:35
-
精工推出三款全新Presage系列珐琅盘 百科 长期以来,Presage系列凭借日式感性而著称。如今,该系列增添三款珐琅盘自动腕... 2022-12-29 10:26
-
蔻赛携手Wait2seC共同打造东方式浪 美容 2022年7月6日,高端护肤品牌蔻赛与国内轻奢珠宝品牌Wait2seC联袂呈现浪... 2022-12-29 10: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