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术智慧助力养老产学研用创新平台在京启动
- 2025-11-15 21:26
- 来源:中新网
- 发布者:杜玉梅 阅读量:11123
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11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办学术大会,围绕老龄政策、科技创新、产业融合与服务实践等关键议题开展对话,以学术智慧助力“十五五”时期老龄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。大会开幕式上,“产学研用创新平台”启用。
| --> |
本次大会为期2天,包括主旨报告与七大平行会议,议题覆盖老年疾病临床、银发经济、医养结合、老年健康、志愿公益、青年发展、地方实践等领域。500多名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与会,旨在汇聚“政产学研用”多方智慧,推动理念互鉴、资源互通、协同创新,服务国家规划大局。
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长王绍忠在致辞中说,人口老龄化带来挑战,也蕴含“长寿红利”机遇。如何让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、老有所医、老有所乐、老有所为,共享发展成果,是重大课题。我们需立足国情,以学术确定性应对未来不确定性,用研究深度提升政策精度和服务温度。
应对人口老龄化要合国情
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底,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达3.1亿,占总人口的22.0%,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.2亿,占总人口的15.6%。
在学术大会的主旨报告环节,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司长李邦华介绍,中国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两大战略任务是:到2035年,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将成熟定型、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。
民政部老龄工作司调研规划处处长任娜指出,“十五五”时期,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将更快,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年均净增近1400万,同时叠加高龄化、少子化,应对人口老龄化形势更加严峻复杂。
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院长、健康中国研究院院长、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畅谈“老龄研究的国际进展与中国比较”。他指出,单纯移植西方理论或经验,难以有效应对中国老龄化复杂的本土挑战。应深入解读中国特有的社会变迁背景、文化心理机制、制度实践逻辑,利用中国社会积淀的代际反哺模式、社区互助传统以及老年群体在知识传承、家风建设中的独特价值,为构建具有东方智慧的老龄理论提供丰富养分。
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、教授,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会长吴玉韶,展望“十五五”时期养老服务政策与实践发展趋势。他预言,养老产业将向银发经济转变,人工智能将重构养老价值链,从“人力密集型”转向“数据智能密集型”。
健康是银发经济重中之重
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副主任陈虎分析了“跨学科视角下的老龄化健康挑战与研究路径”。他认为,多重慢病已成为全球老年人最主要的健康威胁。他呼吁,通过跨学科合作的诊疗模式,构建多病共管、信息共享与协调的真正以“患者为中心”的服务体系,具体包括:
——创新老年医疗服务模式:推动建立多学科整合团队,打造“急性老年单元”,实现从单一治病向全周期健康管理的转变。
——构建智慧养老产业体系:通过开发适老化智慧产品、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,提升居家养老的安全性与便利性。
——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:将健康理念融入城市规划、住房设计和公共设施建设,打造无障碍的物理与社会环境。
南开大学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原新教授认为,银发经济是“双老经济”,涵盖两大维度:首先是“为老”,即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经济活动;其次是“备老”,给即将进入老龄阶段做准备的经济活动,涉及面广、产业链长、业态多元、潜力巨大。
原新强调,应以全龄人口、全生命周期的视角,看待银发经济。银发经济大市场涉及衣、食、住、行、用、居、教、学、干、服、康、养、文、旅、葬等几乎所有业态。未来,老龄社会将与社会数智化相互叠加;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,是必由之路。
中西医与机器人多管齐下
截至2024年末,全国人均预期寿命达79.0岁,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抚养比22.8%,即每100名15—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,要负担22名65岁以上的老年人。
中国中医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所长、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主任委员徐凤芹在介绍“中西医协同:构建中国式老龄健康服务体系新范式”时指出,中西医协同,是应对老龄健康挑战的破题关键。
徐凤芹呼吁,把中医的“整体观、辨证论治、多靶点干预”,与西医的“精准诊断、擅长攻克明确病灶”的特点有机结合,推动中医药贯穿老年健康服务全链条,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寿命,形成更全面、个性化的老年健康服务模式。
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二级教授陈殿生指出,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,老年人在生活辅助、护理陪伴、功能代偿、安全监护、医疗康复等方面的需求日益旺盛。广泛使用智慧康养机器人,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关键手段。
他称,北航在关键机型上已取得实质性进展,例如研发出的助餐机器人,能帮助失能或半失能老人完成进食动作;床椅一体化机器人,可协助老人实现卧床与坐姿的平稳转换,减轻护理负担;保姆型护理服务机器人具备陪伴、提醒服药、紧急呼叫等综合服务能力。
陈殿生提到,未来的康养机器人,不应仅替代人工、被动照护,而应融合康复医学,通过机器人辅助训练,提升老年人的运动与认知功能,实现积极康复。
在15日的学术大会上,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分别与丽水市人民政府、北京九华山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举行了“产学研用创新平台”共建启动仪式。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- 上一篇:九旬老人莫名呕血命悬一线竟是牙龈出血“惹的祸”
- 下一篇:返回列表
-
“铁房子”瘦身“蓝箱子”,装修垃圾清运让
减肥
为推进装修垃圾不落地,程家桥街道作为上海市首批投放智能装修垃圾收集箱的试点点位,...
2022-12-29 17:41
-
湖南73名“小胖墩”参加夏令营瘦身 专家
减肥
胖墩夏令营开营。李奇摄人民网长沙7月15日电今天,湖南省儿童医院胖墩夏令营开营,...
2022-12-29 17:40
-
聚焦绿色低碳,高耗能的数据中心如何“瘦身
减肥
数字经济下的数据中心是什么样?走进位于浦东外高桥的万国数据全球运营指挥中心,和印...
2022-12-29 17:37
-
穿暴汗服瘦身效果事半功倍?减的是水,不是
减肥
天气太冷,想要健康又不挨冻,很多人会选择在室内健身。近日,不少博主不约而同推荐了...
2022-12-29 17:37
-
立冬是不是补冬2022
养生
冬季进补是很多人都在做的事情。毕竟随着天气变冷,冬季进补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,促...
2022-12-29 17:08
-
葡萄柚是大的好还是小的好
养生
要说现在最受欢迎的水果是什么,柚子肯定有名字。但由于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柚子大小不一...
2022-12-29 17:08
-
加湿器什么季节用比较好
养生
加湿器是生活中常见的家用电器。它的用法比较简单。直接加水就行了,然后插上电源打开...
2022-12-29 17:07
-
炒花甲焯水用冷水还是热水
养生
花甲是生活中常见的食物。味道鲜美,营养丰富,很多人在家炒。炒一个花钉有很多种方法...
2022-12-29 17:06
-
多措并举守护“舌尖上的安全
养生
守护“舌尖上的安全”,亟须各方共同努力,既需要生产经营主体的“自律”,也需要加强...
2022-12-29 16:54
-
合肥艺星8周年院庆即将华彩启幕, 向美而
美容
星燃霸都·溢彩庐州合肥艺星8周年院庆即将华彩启幕,向美而行! 四月春日...
2022-12-29 15:35
-
精工推出三款全新Presage系列珐琅盘
百科
长期以来,Presage系列凭借日式感性而著称。如今,该系列增添三款珐琅盘自动腕...
2022-12-29 10:26
-
蔻赛携手Wait2seC共同打造东方式浪
美容
2022年7月6日,高端护肤品牌蔻赛与国内轻奢珠宝品牌Wait2seC联袂呈现浪...
2022-12-29 10:15